94 | 解昆樺,〈崩潰的國族-關漢卿、白樸、張可久散曲中的世隱之悲〉,《幼獅文藝》第621期(2005年9月),頁86-90。 |
94 | 解昆樺,〈惡猩猩卡夫卡-《偉大的猩猩》中自我主體的變形與抑斥〉,《野葡萄文學誌》第22期(2005年6月),頁53。 |
94 | 解昆樺,〈《後浪詩刊》中莫渝詩作所反映的鄉土現實〉,《笠詩刊》第246期(2005年4月),頁70-81。 |
94 | 解昆樺,〈青年詩人眼中的廣告文案〉(李長青/解昆樺合撰),《野葡萄文學誌》第18期(2005年2月),頁106-109。 |
94 | 林淑貞,2005.01,杜甫〈哀江頭〉所建構的歷史事件與自我圖像,《國文天地》20卷8期,頁48-51。 |
94 | 林淑貞,2005.06,〈從詩義類比看李賀「馬詩」自我隱喻與歷史取譬〉,《興大中文學報》第17期,頁195-229。 |
94 | 林淑貞,2005.06〈杜甫「江南逢李龜年」之今昔映照〉,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》第16卷1期,頁132-138。 |
94 | 林淑貞,2005.06,〈從地域流轉看李白世用之困頓與轉化〉,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35期,頁29-64。 |
94 | 林淑貞,2005.09,〈電影《天堂的孩子》「遇困──求解」的敘事模式〉,《國文天地》21卷4期,頁85-91。 |
94 | 林清源,94年-〈新舊交替:論楚國文字構形的時代特徵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,第七十六本第四分,頁711–756。【該期刊列入A&HCI、TSSCI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