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2 | 丘彥遂,〈南北朝詩歌「首句入韻」的觀察與分析〉,《興大人文學報》, pp109-144 |
112 | 趙家琦,〈筆記、微言、小文學:初探張愛玲《筆記簿》〉,《人文中國學報》(獲審查通過,2024年1月)【THCI Core】 |
111 | 解昆樺,〈臺灣日治時期西部海線鐵道之古典詩書寫—以後龍隧道群、通霄海水浴場、大甲溪書寫為核心〉,韓國外國語大學臺灣研究中心《臺灣研究》第21期(2022.12),頁91-106。,韓國外國語大學臺灣研究中心《臺灣研究》, pp91-106 |
111 | 解昆樺,〈張錯《連枝草》現代題畫詩對中國古典水墨畫的文本關涉〉,THCI一級期刊《人文中國》學報第33期(2021.12),頁215-261。,THCI一級期刊《人文中國》學報, pp215-261 |
111 | 蕭涵珍,〈笠亭仙果《柳風花白波》論析:兼及與明清文藝的關連〉,《清華中文學報》, pp289-323 |
111 | 趙家琦,〈從書寫到譯寫:跨語脈絡下的張愛玲長篇英文小說《雷峰塔》、《易經》〉,《中正漢學研究》第40期,2022年12月,頁185-210。【THCI Core】 |
111 | 丘彥遂,〈審音之外──關於陳寅「恪」的讀音〉,《中國語文》, pp17-20(其他) |
111 | 趙家琦,〈裸女、娼妓與聖母:張愛玲〈忘不了的畫〉的女性觀〉,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》總第11期,2023年3月,香港:香港都會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,頁10-12。 |
111 | 游勝輝,〈遺民‧逸民‧鄉紳:明遺民二代蕭伯升之家聲延續與志意詮釋〉,《臺大文史哲學報》(其他) |
111 | 林淑貞,2022年,〈在地書寫,是臍帶相連的存在方式:《南投縣文學發展史》編纂歷程與理念構想〉《在地》第四期,頁28-34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