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學年度論文名稱
95林淑貞,2006.03,〈荊棘〈南瓜〉「自傳體記憶」構築的圖像〉,《國文天地》第21卷10期,頁51-56。
95林淑貞,2006.12,〈寓言、符號與敘寫技巧:論寓言詩與敘事詩、詠物詩、賦比興之交疊與分歧〉,《興大中文學報》第20期,頁27-36。
95林淑貞,2006.12,〈李白遊仙詩中的生命反差與人間性格〉,《國文學誌》第13期,103-123。
95羅秀美,2007年4月,<蔡珠兒的食物書寫-兼論女性食物書寫在知性散文脈絡中的可能性>,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4期,國家臺灣文學館,頁139-165。[THCI Core](其他)
95羅秀美,2006年12月, <流動的風景與凝視的文本-談單士釐(1856-1943)的旅行散文以及她對女性文學的傳播與接受> ,《淡江中文學報》第15期,淡江大學中文系,頁41-94。[THCI Core](其他)
95林榮森,〈《急就篇》名稱探源〉,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》, pp35-52
95林榮森,〈講史變文與賦體關係淺探〉,中國醫藥大學《通識教育年刊》, pp79-93
95解昆樺,〈戰後臺灣詩刊學之文本閱讀方法論-以《創世紀》、《笠》與七0年代新興詩刊為例〉,《臺灣詩學》第7號(2006年11月),頁43-85。
95解昆樺,〈欲語還休顯隱不定的革命敘事-賴和小說中的法律經驗與反抗童話〉,《笠詩刊》第252期(2006年4月), 頁111-115。
95解昆樺,〈情慾腹語-陳黎詩作中情慾書寫的謔史性〉,2005年臺北教育大學主辦之「當代十大詩人研討會」會議論文,頁1-29。本文修訂後,刊登於《當代詩學》第2期(2006年9月),頁170-213。